殘疾預防日,我們一起了解孤獨癥。
什么是孤獨癥?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Autism)是一種廣泛性發(fā)育障礙,至今病因不明。主要表現(xiàn)為社會交往障礙、語言和非語言溝通障礙以及狹窄的興趣和刻板重復行為。孤獨癥者“有視力卻不愿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愿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因此把他們叫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
孤獨癥發(fā)病率
近年來,孤獨癥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根據(jù)2018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孤獨癥的發(fā)病率從原來的1:68提升到了1:59,也就是說59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孤獨癥孩子!
孤獨癥有哪些特征?
1.社會交往障礙
患有孤獨癥的人通常有社交障礙,在嬰兒期,患兒回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愿與人貼近。在幼兒期,患兒仍回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chǎn)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伙伴關系,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學齡期后,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成年后,患兒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系和結婚。
2.溝通障礙
大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孤獨癥患者都沒有足夠的語言天賦來滿足日常的溝通需求。從生命的第一年開始可能出現(xiàn)溝通的差異,可能包括咿呀學語的延遲性,不尋常的一些手勢,反應速度減弱,并且聲音模式與照顧者也不同步。第二和第三年,自閉癥兒童減少頻繁和多樣化的咿呀學語,輔音字母,單詞和單詞組合。孤獨癥兒童不太可能發(fā)出請求或分享經(jīng)驗,更有可能的只是重復別人的話(仿說)。
3.重復刻板行為
孤獨癥患者呈現(xiàn)多種形式的重復或限制行為,其中重復的行為量表分類如下:
機械重復是指重復性的動作,比如用手拍打,頭滾動,或身體搖擺等。
儀式行為涉及一種不變的日常模式,如不變的菜單或穿衣習慣等。
限制性行為是指有限的關注、興趣或活動,如專注于一個電視節(jié)目,玩具或游戲等。
自傷或他傷行為包括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動作,如戳眼睛,抓撓皮膚,咬手和撞頭等。
關于治療
關于孤獨癥的治療,堅持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盡早通過孤獨癥特殊教育和康復訓練課程體系等干預治療方法可以改善預后。堅持以康復訓練為主,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為輔。分享一下,讓更多人了解孤獨癥,給來自星星的孩子們一個更溫暖的環(huán)境!
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
聯(lián)系電話:05342660029 15969761666
電子郵箱:xinyutejiao@163.com
學校地址:德州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太陽湖路1258號